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政务要闻

戈壁崛起绿色能源基地 高台打造“风光”经济新引擎

来源:高台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雷景韬 徐建民 李渊博 发布时间:2025-11-21 11∶30
字体:【 打印

茫茫戈壁,风车林立,光伏如海。昔日沉睡的荒漠,正因“风”与“光”的唤醒而焕发勃勃生机。“十四五”以来,高台县立足2000多平方公里的戈壁资源,凭借年均太阳辐射值6301兆焦耳/平方米、70米高度风速6米/秒的优越自然禀赋,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一座崭新的绿色能源基地正在河西走廊加速崛起。

在高台县罗城镇北部滩,64台百米高的白色风机巍然耸立,巨大的叶轮迎风飞旋。作为张掖市“十四五”首批首个并网的风电项目,立陇建泽400兆瓦风电场自2023年7月全容量并网以来,已累计输送绿电10.43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93万吨。

“项目运行成效显著,为地方绿色转型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清洁能源。”风电场副场长张龙介绍,该配套建设的80MW/160WMh储能系统,有效保障了电网稳定运行。

与此同时,在县城西南32公里处的高崖子滩光电产业园,深蓝色的光伏板整齐排列,宛如一片“蓝色海洋”。杭泰新能源公司投资8.4亿元建设的2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已成为全市“十四五”首批光电指标的标杆工程。电站站长陈祎告诉记者:“并网发电至今,累计发电量已达6.96亿千瓦时,实现收益1.3亿元。项目在25年运行周期内,预计每年可节约标煤9.66万吨。”

为解决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波动性难题,高台县前瞻布局储能产业。在北部滩300MW/1200MWh独立储能电站建设现场,工程正全速推进。项目生产经理孙长玉表示:“储能区300个基础已全部完工,本月底将完成配套附属设施施工。这个总投资13.2亿元的‘超级充电宝’建成后,年产值约1.3亿元。”

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落地生根。在甘肃创腾电力装备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风电塔筒。“已累计完成12万吨、约400套塔筒的生产任务,产值达1.8亿元。”公司总经理贾天军说,“市场前景广阔,公司发展势头良好。”

截至目前,高台县新能源装机容量达171.7万千瓦,其中光伏71.7万千瓦、风电100万千瓦,形成了风光并举、储输配套、产业协同的发展格局。

更令人振奋的是,未来发展空间持续打开:“十四五”第三批20万千瓦风电项目稳步推进,金汇能50万千瓦风电项目加快筹备,特别是已获批复的500万千瓦巴丹吉林外送基地及第三批“沙戈荒”大基地项目,为高台县新能源产业描绘出千万千瓦级的发展蓝图。

高台县发展和改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雄道表示,将坚持“基地化推进、全产业链发展”思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建设,推动新能源产业向装备制造、储能应用、智能化运维等全产业链拓展,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全省绿色低碳发展贡献高台力量。

记者手记:

从利用自然之风、之光,到驾驭能源之“波”、之“稳”,再到打造产业之“链”、之“群”,高台县正以清晰的思路和坚定的步伐,在戈壁上绘制着一幅千万千瓦级综合能源基地的宏伟蓝图。曾经的荒漠,正随着一批批新能源项目的落地与推进而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